泉州桃花山垂钓,泉州桃花山名字由来

半岛·体育网页版入口 2023-11-05 14:03:39 495
泉州桃花山垂钓,泉州桃花山名字由来

1、泉州桃花山名字由来

真武祖师将王母娘娘的仙桃核遍撒山头。泉州桃花山名字由来是因真武祖师将王母娘娘的仙桃核遍撒山头,越年,桃树成荫,桃花斗艳,故名。

2、泉州附近自驾旅游景点

泉州附近自驾旅游景点有清源山、洛阳桥、泉州森林公园。

位于泉州市北郊,俗称“北山”,主景区距离泉州市区3公里,清源山是泉州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5A级景区,可以算是泉州的标志性景点了。山并不高,海拔才500多米,所以大可不必把清源山的行程当作爬山之旅,可能用休闲锻炼来形容会更加合适一点。

据泉州府志记载,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唐代“儒、道、释”三家竞相占地经营,所以景区内有着“儒、道、释”三家的各种旧迹,整座山最大的亮点就是位于山下的老君岩,也就是老子的雕塑,它雕刻的栩栩如生,且有千年的历史。

它是我国现存最大、雕技最绝、年代最久的道教石雕造像。清源山景区内还有着与闽南有着深厚渊源而安身在此的弘一大师舍利塔,塔内有壁丰子恺先生悲切所作的泪墨画,塔前还有大师生前的遗墨“悲欣交集”。

清源山的人文景观要胜于自然景观,这里有非常多的历代摩崖石刻,可以循着地图一块一块去找寻古人的“到此一游”,除了看人文景观和爬山锻炼,清源山的魅力却不仅仅如此,在山中喝茶和在山顶吃喝也是种独特的乐趣。

登山途中有不少休息泡茶的地方,你可以停下脚步喝点茶,慢慢品味闽南文化。在山上泡茶,观景品茗不亦乐乎。

洛阳桥,一听名字,不禁让人联想到洛阳这个充满历史内涵的北方城市,但实际,这是座跨海大桥;这桥是座石桥,历尽多少年依旧风姿飒爽,依旧连通着城市两岸,你可以感受置身海中的美景,边吹着海风边感受城市灯火璀璨的夜景,

这里更是历史文化古迹,也许你可以找到多年前,那个和你一样满怀心事的他,丢弃在这里的烦闷心绪。

3、泉州森林公园

位于丰泽区东海镇,西至大坪山,东达后渚港泉州湾,南邻通港路,北含洛阳江入海口,总控制面积547.1公顷。公园建设依托大小桃花山、泉州湾河口湿地保护区等海滨资源和泉州古城史迹,突出历史文化名城、著名侨乡、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世界宗教荟萃等特色。

将建成由奇石、江河、湿地、海鸟、古迹遗址、森林等资源构成的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的自然生态园。

公园共分为四个区,即桃岭春晓景区、金山览胜景区、空谷梵音景区和景观协调景区。位于公园大门入口处的桃岭春晓景区已经全部建成,是目前游客游玩的主要景区;金山览胜景区也已基本建成,游客可以前往游玩。

空谷梵音景区的东海观音寺、大桃花山明年将完成景观林的改造,只要对游步道进行完善即可游玩。

3、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的著名景区

面积约2.5平方公里。桃源山是道教的圣地,文化的中心。从西晋到晚明,以桃源山为主的名胜古迹,代有声名。西晋末叶桃源山上始建桃源观,中唐逐渐扩大,到北宋而称极盛。这里有潇湘一阁的水府阁,江南一宫的桃川宫,华夏一院的天宁碑院。

桃花源主体景区共有桃树10万多株,分属63个品种类型。群落两极花期分别为3月9日和4月20日,先后相持43天。盛花顶峰期为3月20日至4月8日,相继20天。桃花山群落草重翳,中含穷林桥碧水一潭。“雨中草色绿如染”、“水上桃花似火红”。

位于桃花源山庄东南。山麓宽不足100米,相对高超150米,坡高65度以上,透视面宛如垂屏。上下地表辐射温度悬殊,夜间温差5-6℃,每临三九寒天,独戴玉冠。首当蜀雨巴风冲袭,迎面不挽云翳,而两侧峡谷沉云落雾频仍,故远眺如青屏镶玉,近看似天梯插云。

因陶渊明别号五柳先生而得名。位于桃花山和桃源山之间,面积6.7公顷。湖岸回迂,周可行车,湖中配置湖心观荷亭、九曲桥和静影桥。春日汇集桃花流水,盖没鱼踪鸟影;夏日鳖伏莲叶,茑啼柳浪;秋湖清澈,贵有芙蓉照水。其四时季相从低层次空间丰富了两座名山借景。

位于桃川宫前,现存两株。南宋姜菱《昔游桃源山诗》赞记:“古杉晋时物,中空野人住。外围四十尺,内可十客聚。”殁于正德年间。后于明万历年间萌新复荣。清咸丰年间风吹折一株,秃干兀立,萎状加剧,下部若剜,空缺朝西,人可入内。另一株枝叶繁茂,生机盎然。

位于桃源山景区,始建于唐代。清乾隆十八年(1753),桃源县令屈宜伸曾主持整修,更名为“桃川书院”。1992年,由桃花源风景名胜区管理处修复改名“天宁碑院”,并将院址原来的桃川宫东北迁到其东南塔巴堰畔台地。总占面积9600平方米,自入品起,迄至第三平台后墙月亮门,其主要建筑为石桥、石牌坊、石双环亭、百寿图、巨型石碑、“桃源仙境”缩影假山池,陶渊明《归去来辞》等巨型石碑白玉壁画群、六角石亭、书画堂、石碑坊等。空间穿插渗透,步移景易。 面积约2平方公里。桃花山是福地洞天,山水的中心。自明迄今,以桃花山为主的名胜古迹越过历史的沧桑,风景迷恋过一代又一代骚客游人。这里以红树青山、斜阳古道著名,山中幽谷深深,曲涧潺潺,藏风聚气,泻灵溢韵。“水迥青嶂合,云度绿溪阴”,当您沉浸在“偶闻黄发石中语,时有白云衣上生”的意境,自会有一种幽深恬静之感。

为桃花山景区入口标志。原牌坊未知所始。重建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后倾塌。1974年按原貌修复。四柱两级七楼砖石结构,粉墙碧瓦,淡端庄。主楼高9.5米,阔4.5米。主楼匾一块玉嵌桃花石,阴刻桃花源三个贴金大字,两侧塑饰披云降龙,古拙威雄。额枋上缀桃花山景区五字。中柱上嵌镶“红树青山,斜阳古道;桃花流水,福地洞天”楹联。牌坊入口之内,即为《桃花源记》所述“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

位于桃花山牌坊两侧,为两个重檐楼阁式尖亭和六个歇山式馆状长亭的建筑物系列,皆黄瓦、丹柱、赤壁,对称布局,尖亭底径12.7米,高10米。长亭面阁17米,进深10米,鳌鱼吻脊,卷草山花。凡亭、廓断续延伸300余米,为桃花山、桃源山晨昏因借的巨型景物。

位于桃花山景区。中枢部分包括桃花观、菊圃、集贤祠、玩月亭、蹑风亭、憩庐等单元,总面积约0.5公顷。其中桃花观主体面积410平方米。桃花观始建于唐代,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重建。由山门牌坊及其半亭、正堂半亭、正堂、落翼和塞口墙五部分构成方形院落。明间供观音菩萨。落翼一间名“息机别馆”。桃花观主体依崖临壑,势若悬空。

位于桃花山牌坊的穷林桥中轴线的另一终端。由垂花门、檐廊、廊亭、正厅和花墙五部分连结为一个封闭式的园林单元。总面积2764平方米,取陶渊明《醉酒诗中“采菊东篱下”》句意而得名,始建于明代,原名延至馆。1964年重修更名菊圃。1980年按中国南方仿古园林风格改建。前为垂花门。一对坐狮工艺奇绝,狮毛曲卷,纹理可鉴,垂莲柱檐廊长53米。

位于菊圃之南,南倚悬崖,其他三面临壑。原祠不知所始,据《桃源县志》载;清同治九年(1870)县今麻维绪曾嵌陶渊明、李白、苏轼等14名流题咏桃花源诗文于此。1974年征修硬山叠架式厅堂,面阔15.3米,进深8.3米,高6.8米,今一明间两次间一落翼,明间正中靠内,塑立陶渊明像,体态魁梧,豪情杰韵。其上方悬清末桃源县令余良栋所题“古隐君子之堂”匾额。朱色长窗6扇,均无华丽雕琢。

位于菊圃以南50米的方竹林旁,其周陡坡相峙,古木参天,方竹生境得天独厚。原名桃川八方亭,于明代万年间由江东之捐资修建。清代更名方竹亭。6.3米,底径7.6米,墙厚1米。粉墙碧瓦,白色戗脊,攒尖屋冠。外观八方八角,圈门圈窗;内看顶若穹窿,无梁无柱。屋面桑麻拥绿垂青,墙上苔藓斑驳,为桃花源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物。1959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菊圃右侧。千百年来,骚人墨客游桃花源者,多览物兴怀,写景抒情,碑碣传世颇多,惜为风雨剥蚀。1982年特建碑廊,集唐以降古碑十七方,所存唐代诗人杜牧、胡曾、李群玉以及明代袁宏道、江盈科等各家石刻,虽几经沧桑,尚可摩读,弥足珍贵。

位于桃花山临仙涧水源亭下首。翳谷百仞,危径中开。倾岩之下,暗罅阴森。穴道回旋。雨后涧水灌穴,仰射辗转南明阙闻《桃源洞水记》。“瀑之浩浩若十万甲兵,镝响弓鸣,隐伏洞天”,岩壁上镌“辟开真面目”四字,原被羽客道流误为“世外桃源”入口。 面积1.5平方公里。桃仙岭是神话的故乡,娱乐的中心。在这里,神话和历史留下丰富的足迹,自然与生活贮满醉人的芬芳。这里一片田园,几泓碧水,十里古道,万树红桃,充满着神秘,向游客诉说着一个个美妙的传说。

位于桃仙岭景区正东。面积0.4平方公里。山势矮峭岭珑,或壮元宝,或如笔架,含三泉、四池、五园(品桃园、品菊园、奇竹园、稻香园、芳茗园)。

位于桃仙岭景区,横跨319国道。胜状岿巍,四柱九楼,高16.8米,宽26.8米,中跨12米琉璃黄瓦,金花勾滴。特大三幅云坐斗角替,远即可鉴。汉白玉雕花柱磊高234厘米,长宽各140厘米,艮光远逼。正楼匾塑桃花源三个贴金巨字,次楼匾仰风升龙。大小额枋饰清式大金点旋子彩画,五色缤披。

位于桃花源牌楼以南50米处,占地3.22公顷。取陶渊明《饮酒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句意而得名。1992年8月8日该奠基时,湖南省政协主席刘正亲赴现场题书园名,其园入口处置仿古山亭和照壁,粉色花墙之内,园势崎岖,溪、池、桥、亭掩映于树木花草之中,蛙鸣鸟语,泉鼓风吟,野趣盎然,风光胜画。

位于悠然园东峦。为杉皮园顶双环亭,红柱青栏,龙凤天花。亭基石台阶高37厘米,亭径540厘米。居高临下,因借景界辽阔,览桃源花山和桃山胜状的最佳视点。近周桃、李、桐、茶翳接,梯田垒土相嵌,季相如同锦绣。

位于桃花源牌楼之东桃花湖半岛,传为唐刘禹锡任朗州(今常德市)司马时,常来吟咏之处。其外与桃花源牌楼、斗鸡场、双星亭和大面积桃花林互为因借,四时远近尽皆诗情画意。居亭揽胜,临湖把酒。一觞一咏,俗念皆忘。

位于桃仙岭景区鸡鸣峪口。芭草屋顶,土墙玄柱,黑色双门。简窗陋室,面阔15米,进深5米,含一明间两次间两落翼。明间塑刘禹锡像,并附诗文碑刻数块。居前临池,泉镜新磨。居后临峰,松涛旧唱。左右悬崖相逼,垂有危径通高。 鸡公岩

沅水风光带景点之一,高70余米,兀立沙萝溪对岸。状如雄鸡昂首报晓,栩栩如生。雅称明朝末年,叛军吴应奈逃至鸡公岩下,遇一算命先生讽曰:吴公(与蜈蚣同音)遇鸡公,凶多吉少。后吴应奈被蔡毓荣领兵击溃。俗说鸡公岩如男人阳具逆插苍穹,古代山姑溪妇途径此处,是俯面垂眼,羞为目睹,惟恐终生不孕。

屹立沅水东岸,离问津亭渡口约半公里。门迹天成,嵌于绝壁。粗看似有框隙可投,叩则有声,细窥才觉不可通行。“仙门古款”,介于真幻之间。

位于沅水北岸,为大片丹霞群峦总称,景名“武陵丹霞”。凡十余峰光怪陆离,峥嵘突兀以马石溪口。明末武陵太常龙膺称其山“以青瑶翠珉为骨,以丹霞苍霭为姿,以琪花珠树为裙,以沅流溪水为带”,故他晚年买山隐居于此,人称“龙隐先生”。江禹疏曾为他专撰《龙隐公买山记》。

半岛·体育BOB官方网站

位于沅水风光带上段高都驿,面积约0.1平方公里。由西南方向远眺,峭壁垂高,肩颅如生,仪表诱人。由东北方向正视,两山重叠,皆耸额垂鼻若母猩抱子。六断沟水经九龙洞绕山而出。四季笙箫,汇入沅水,谓仙姑天峡。

为沅水风光带积水峡谷景观,景名神湖宝峡。位于夷望溪下游水心岩至神仙桩之间,长约1200米,宽约40米,水深10—20米。清澈兰透,如镜新磨。两岸“狮子”、“麒麟”,象“明月”、钟鼓堂等数十座神峰相逼,尽映水底,毫纹可鉴。夜晚鸬鹚渔舟穿梭,灯如烟火流空。 面积约2.5平方公里。秦人村是世外桃源,民俗的中心。幽处武陵山深腹,四围重山阻隔,堪称先秦文化的野史余情在江南的一枝独秀。洞中多少岁月,尘世几度春秋?与世隔绝的秦人村,以古、土、野、奇的面貌和晨钟暮鼓,向天下游客一声声倾诉着久远的历史和岁月的苍凉。

自秦人村开朗园迄至延至馆,随游路逶迤,由竹厦、竹亭和竹牌楼连结而成。竹厦199间,均以柱、梁、桁、三角架为骨骼。一般每间面阔3米,进深3.2米,竹亭8个,形式多样,气氛活跃。竹牌楼一处,重楼复柱,由几何图形构成基本装饰,品格独立。竹廊全长1168米,将奉先祠礼制中心,公义堂文娱中心,自乐桥垂钓中心,奇踪馆展览中心和延至馆休闲中心串联或并联为一个观光游览整体。造型原始,古拙若巧,曾被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玛拉沁夫誉为天下一绝。

位于秦人村竹长廊中段。由门阙、门亭、看台、舞台、檐廊和围墙六部分组成方院,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门阙为四棱花瓶状土柱,饰朱砂颜色。门亭由十安梁支承,其后墙中剜菱形墙洞以窥内院。看台陈列鼓形坐凳和舟形茶椅。檐廊高低错落曲折,动态视感强烈。舞台端庄凝重。每逢盛大节日,演出傩戏傩舞。院内服务人员皆戴秦冠,着秦服,将游人感觉引入二千多年以前的“世外绝境”。

位于秦人村自乐桥东端陡崖之上。取陶渊明《桃花源诗》中“奇踪隐五百”句意而得名,占地面积1227平方米,院内三级石阶,由95级石磴连通。两栋平房呈曲尺拐排列,透视面丰满,因借性很强。各类果木扶疏,秋色浓郁。

位于秦人村景区归鹤池周围,依山傍水,跨涧弥峪。为延至馆及其附属建筑物共11个单元组成。占地面积0.8公顷。斜坡杉皮屋顶,秦汉纹砖地板,其他构件全由各类原竹工艺装饰。图案轮廊简炼,对比性、对称性强烈,门窗多以龟甲竹自由装饰。建筑单元之间,高低错落,集散融通。并配植花木充实绿化空间。“通幽胜境来天外,溢美田园传古今”。

为一组以原竹工艺构建的亭阁群体。位于秦人村豁然台下的“开朗园”。以园中游路段为中轴线,竹楼、竹阁、竹亭均呈对称布局。三层竹楼居上,由八柱八梁支承,集二十二翼戗角如飞,双层竹楼居下,一层天窗,两级藻井。四个竹亭居游路形态的自由运用,精致敏感的曲面曲线组合,称绝作。园中奇葩嘉木,进而体现安详和谐的环境意识。

4、福建泉州桃花山公园景点介绍

泉州桃花山公园,位于城东南环路中段南侧,素有“四季花林,市区桃源”的美称,桃花山公园种植有树木300亩2.5万株,北入口广场种植有香樟、三角梅、山茶花、垂枝榕、金黄熊猫、红花紫荆等20多个品种的乔灌木近7000株,入目全是生机勃勃的景象。

5、泉州重阳节带老人游玩路线推荐泉州重阳节怎么过

重阳节,又名登高节,眼下秋高气爽,正是外出登高赏秋的好时节。泉州自古以来就有“山川之美,为东南之最”的美誉,层峦叠嶂、风光旖旎的山脉,如今正披上由金黄、深红、墨绿等织就的五彩外衣,此时宜登高望远、览胜抒怀。清源山、紫帽山、九日山、仙公山、石牛山、九仙山等自然与人文景观兼备的名山,都是登高赏秋的好选择。如果想要走得更远一些,以下路线是不错的选择。

溪禾山铁观音文化园—茶都—洪恩岩—尤俊农耕文化园—清水岩—湖头李光地故居。

云河谷—中国香都·永春达埔—牛姆林生态旅游区—岵山镇茂霞村—大羽村—介福乡。

德化县陶瓷博物馆—月记窑文创园—顺美陶瓷文化生活馆—南埕镇—雷峰镇—石牛山。

古城提质,新城聚集,在保护发展古城的同时,这些年,泉州城市的轮廓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一大波新地标拔地而起,交通路网愈发完善,一大批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学校、大型城市综合体和购物广场新建成,对于长年身居农村老家的老人来说,不妨走走看看城市新颜新变化,触摸时代发展的脉动。想要一窥城市新颜,这三个“网红”地标,不可错过。

泉州北滨江公园,起于黄龙大桥,沿晋江母亲河而下连接滨海公园,长约18公里,总占地面积约3400亩,分为“五区十园”,即生态野趣区、文化展示区、全龄乐活区、湿地保护区、滨海休闲区。各个公园根据定位不同,设置有儿童乐园、运动场地、科教普及、戏曲文化、闽南古建、湿地景观等功能空间。

被市民昵称为“四朵花瓣”的泉州市公共文化中心,是泉州新城的重要地标。该中心位于东海片区城市主轴线上,占地190多亩,总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包括泉州大剧院、泉州市图书馆、泉州市科技与规划馆和泉州东海工人文化宫等四大主体建筑及位于中央的市民广场,集展览、教育、科普、表演等文化活动与商业、社交、休闲、运动、自然生态体验于一体。

泉州山线绿道项目全长22.5公里,起于泉州西湖公园北大门,经清源山风景区、少林寺、大坪山公园、桃花山公园、森林公园、观音山公园、市行政中心等地,终于东海滨海公园。“观海览胜”“天空栈道”“夜光漫道”等绿道风景,其中,位于大坪山之上、连接大坪山公园与山线绿道工程精品示范段主线的大坪山环线步道,特别值得带老人走一走。

与老人一样,经过岁月沉淀的古城,有滋有味、底蕴深厚,这里承载着年轻人的向往,更封存着老年人的回忆。拥有1300多年建城史的泉州古城,纵横交错着173条街巷,有着灿烂丰富的历史遗存,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5处,还有669处古建筑及近现代重要史迹、代表建筑,每一处,都滋味隽永深长。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推荐的这两条“宋元中国海丝泉州”史迹游线路,非常经典,走走停停,也不会太累,适合居家共游。

西街片区古街巷—开元寺—象峰巷—三朝巷—古榕巷—井亭巷定心塔、玉泉井—中山路—通政巷—金鱼巷—天后宫·德济门遗址—李贽故居—城南片区老街巷。

九日山—清源山·老君岩—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少林寺—清净寺—中心市区府文庙—关帝庙—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洛阳桥—真武庙—江口码头—_埔民俗渔村。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老年人记忆中熟悉亲切的乡村和乡村生活,或许正渐渐远去,如果想要追忆乡愁,可以到这些传统村落,这里还有保存完好的闽南古大厝、番仔楼,还有延续不辍的年节岁俗,还有袅袅炊烟在升腾。

金井镇围头村—新塘街道梧林传统村落—龙湖镇来旺良品堂闽南古早味传承基地

崇武古城—西沙湾、解放军庙—净峰寺—大_村

仙夹镇—岵山千年古镇—桃城花石村—五里街大羽村

三班镇—雷峰镇潘祠—李溪—焦溪村—南埕镇

如果不想舟车劳顿,静静坐着品茗听戏也是不错的选择。作为全国有名的“戏窝子”,泉州的南音、梨园戏、木偶戏、高甲戏等戏曲艺术名扬海内外,还有蔚为大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经过成百上千年传承的精妙艺术、技艺,如今再也无须年节、岁时才可以一睹芳容。泉州木偶戏、高甲戏、梨园戏、南音、闽南歌舞等院团均有各自的专业剧场,并施行常态化演出,去年,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正式开馆,集中展示泉州市十大类别48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及500多件代表性传承人的作品。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泉州木偶剧院嘉礼馆—泉州府文庙南音传习所

标签: